私募圈“赛道基金”乍现,神农投资设白酒主题基金 线上线下同步引流,操刀人还带货白酒

吉祥物设计

财富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谁是优秀的引路人?首届新浪财经·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重磅开启,火热报名中~~点击查看>>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来源:资事堂

作者 | 孙建楠

编辑 | 袁畅

赛道型基金正堂而皇之的走入私募圈。

过去几年中,重仓单一行业的偏股基金迅速占领市场。它们往往位列中短期业绩排名前列,它们吸引了巨大的申购资金,执掌的基金经理也往往一战成名。

上述策略成就了一批公募圈的“流量明星”:兰兰、松松、龙龙。而私募行业与之相比似乎“相形见绌”。

但在A股市场进入低位后,一些老牌私募近日开始“高举高打”赛道策略,并跑赢了同类公募产品。

这会是一个新的趋势么?

01

重仓白酒,跑出“超额”

资事堂发现:北京一家名为神农投资的私募机构日前运作了一只白酒主题基金,截至今年9月30日,该私募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达到5%。

对比公募领域的同类型产品,比如“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”——目前内地规模最大基金之一——前者的净值涨幅阶段性明显胜出。

但穿透净值数字背后,二者又有着诸多差别。

其一,运作时间不一。神农投资的白酒基金成立于2021年11月,运作还不满一年,而不少公募白酒基金的运作有很多年。

其二、规模不一。神农的白酒基金外部持有人合计规模仅1000万元,属于迷你基金。而公募不少白酒基金有数百亿规模之巨。

其三,投资风格不一。中证白酒基金为指数基金,遵循被动投资原则,前十大持仓集中度达85%。

而私募产品则运作相对灵活,甚至可以在必要时采用杠杆和对冲辅助增强上述产品收益。

02

私募创始人曾带货白酒

官方备案资料显示:神农投资成立于2009年,创始人是陈宇,公司最新管理规模区间为10-20亿元。

陈宇早期曾在北京住总开发部任职,之后担任招商局地产控股的董秘,还曾在重阳投资担任董事副总经理。

虽然陈宇有房地产领域从业背景,但他重仓标的与其“绝缘”,对酒类资产非常看重。

他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:该私募机构包括他在内的三名投研人员,拥有品酒师职业资格证,他还以体验式研究的模式,参与了珍酒、白酒、黄酒、红酒的经销。

陈宇对这只白酒赛道基金运作曾透露:四成仓位布局供不应求的高端酒龙头,三成仓位布局冲击龙头的第二梯队,三成仓位布局创新机会。

资事堂获得的相关运作报告中,除了净值变化、投资观点内容,神农投资并未披露具体持仓和股票仓位变化。

03

赛道型私募基金仍属“小众”

值得注意的是:神农投资旗下还设立了医药主题基金、指数增强型量化基金、新三板基金等。

叠加运作不满一年的白酒主题基金,这种布局赛道的产品线在私募行业可谓凤毛菱角。

据私募排排网,投向二级市场的私募产品中,总计有三只属于酒行业主题基金。

从基金名称即可看出的主题型私募产品,数量最多集中于新能源领域。据私募排排网统计,全市场总计有18只新能源类产品。

此外,截至目前还有6只军工主题私募产品的记录。

上述主题基金的净值表现各不相同。

以新能源私募产品为例,近半年业内相关产品净值涨幅首尾差可达25个点。

换言之,即使投向同一个赛道,不同私募管理人的产品表现都拉开了显著差距。

这与上文提及的神农相关产品与同策略公募产品的表现差异,可谓异曲同工。

04

试水赛道动机何在?

股票私募试水赛道型投资,背后有哪些驱动因素?

首先肯定是进军细分市场。

目前资管市场里已经涌现了一批赛道投资的爱好者,如果私募机构能够孵化出有特色的赛道产品,应该可以吸引其中的部分资金。

其次是提升业绩的向上攻击力。但这个因素同样是双刃剑。

以神农投资的旗下产品中,虽然其白酒主题基金年内获得绝对收益。但另一只“打榜产品”年内表现不佳。截至9月23日,后者年内收益为-17%,虽然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,但依然没有躲开市场的集体下跌。

其三是可能有助于公司鲜明其“定位”。

热门赛道是一个“招牌”,叠加创始人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,有助于积攒为数不少的粉丝,并有望陆续转化为基金持有人。

过去几年,由投资大V孵化出的私募基金经理越来越多,部分专业的私募基金经理也开始在大V圈内冒尖。两个圈子“互通互联”的日益明显。

05

是机遇也是风险

除此之外,这家私募掌门人对白酒投资的机会窗口也有自己的理解。

比如他曾说“很多人觉得逆转白酒趋势的是90后。我觉得还有一个主力是60后。90后是不爱喝。60后是喝不动。上下夹攻。白酒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抵是要结束了。当然,趋势的扭转不会那么快。”

然而,这种资产管理的路径是否适合多数私募机构呢?

未必尽然。

比如,所有赛道产品都不可避免带来波动性。管理人集中重仓持股,必然引发净值曲线大开大合,熊市中投资者持有体验欠佳。

第二,多赛道产品对私募机构的研究提出了很大的考验。从全市场到细分市场,也可能意味着团队运营要做大的变动。这些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。

第三,赛道产品的业绩进攻性,经常会混淆投资者的判断。此外,也可能带来投资者对产品信心的大起大落(伴随着业绩起伏),后者和私募的主流投资群体的需求未必完全吻合。

本期责任编辑 倪静

责任编辑:冯体炜

上一篇:

下一篇: